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威县行政审批局成为审批的“加速器”

时间:Apr 16, 2015 11:24:47 AM 作者:威县编办

威县作为河北省唯一综合改革试点,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上先行先试,通过成立行政审批局,把审批和监管职责分离,实现了审批流程再造,大大提高了审批效能。2014121日,威县行政审批局投入运行,成为审批的“加速器”。

 一、  运行机制

行政审批局运行机制可以简单概括为“1124”工作机制。

“一章”。将县管部门的行政审批权划转行政审批局,废止原职能部门的审批专用章,启用“威县行政审批局行政审批专用章”,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破解了“公章四面围城、审批长途旅行”的怪圈。

“一证”。实行“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统一发证”的运行模式,将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工商营业执照“三证合一”,向市场主体颁发加载组织机构代码证号、税务登记证号的营业执照,简化了办事程序,方便了市场主体。

“两个代办”。威县实行项目引进单位、行政审批局共同代办的服务模式,审批局成立了项目审批代理办公室,组建了代办员队伍,每个项目除项目引进单位明确1名全程代办员外,审批局也明确1名审批代办员。同时,制定了实施办法和工作流程,通过“提前介入、预约服务、统一受理、集中审批、领办代办”五个环节,实现了审批代办工作组织、人员、制度、管理“四个到位”。

“四个保障”。一是五块分区提效能。按照“一口式、一体化、一条龙”审批方式,设立投资项目、企业设立、涉农事务和交通城管、文教卫事务、社会事务5个功能区,初步建立起“车间流水式”运行模式,使关联事项紧密连接,实现了简单事项即可审批、联办项目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一章多效、踏勘验收统一进行。二是四大系统促公开。建立了县乡服务平台音视频监控系统、网上电子监察系统、窗口满意度评价系统、县乡一体网络在线服务系统,使县乡两级服务平台办件公开透明度、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解决了社会各界关注的“如何避免行政审批权力过于集中问题”。三是流程再造提效能。对划转事项的基本信息和审批流程进行了重新梳理,明确每个事项的事项类型、审批依据、申请材料、承诺时限、办理环节等内容,压缩每个子环节的审批时限,使行政审批效能得到大幅提升。四是十项机制保规范。建立健全了首问负责、一次告知、限时办结等10项工作机制,设计了一次告知单、限时办结卡等,实现了审批服务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

二、沟通协调

做好审批与监管的相互衔接,是事关行政审批局运行效果和各项监管措施落实的关键。威县初步探索了以下机制:

(一)信息双向反馈机制。行政审批局与各职能部门之间,通过信息互通网络,实行“信息共享”。行政审批局通过邮箱,每周五下午定期向各职能部门通报本周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情况,特别重大的审批事项随时反馈,便于职能部门对办结的审批事项及时进行后续监管。各职能部门将行政处罚等后期监管情况,通过邮箱第一时间告知审批局,以便审批局采取相关措施。

(二)县长现场办公机制。威县实行了县长现场办公制度,每周五下午政府县长或常务副县长,召集审批局及涉及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在审批局现场办公,通报一周审批事项情况,现场解决审批与监管中的各种问题。

(三)信息员机制。为加强审批局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划转事项的职能部门均明确1名主管副职和1名信息员,专门负责与行政审批局的联络沟通和划转事项审批过渡期内的协调工作。

三、工作成效

威县行政审批局运行以来,成效显著,产生了强大示范引导效应。

(一)优化了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模式。政务服务中心没有人事权、财权和审批权,很难从根本上杜绝部门窗口受理不到位、多头受理、体外循环、暗中“勾兑”等问题,同时,窗口工作人员由于工作性质和审批事项季节性等原因所出现忙闲不均的状况也很难通过窗口进行整合和改进。审批局成立后,编制、人员全部划转到审批局,承接了26个部门的166项行政审批权,“碎片化的权力经过物理平移,发挥了化学反应”,从根本上克服了政务服务中心模式的各种弊端,实现了“严谨、规范、高效、便民、透明”。

(二)审批权力更加公开透明。在原有审批模式下,各职能部门既负责审批,又负责监管,“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权力寻租、审批腐败等现象时有发生且很难发现。审批职能划转后,行政审批局明确并公开所有审批事项的办理依据、申请材料、承诺时限、工作流程等内容,最大限度挤压办事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同时,也加大了对审批过程的监督,监督不仅来自纪检部门、办事人员,还来自划转审批事项的原职能部门,使审批权力运行更加公开透明。

(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行政审批局实行“一岗多能、一人多专”,审批局的67人承担了原来全县26个部门近300人的审批职能。各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转向了监督、管理和服务,真正实现了审批、监管分离,使工作人员责任更加明确,业务更加专业,彻底解决了重审批、轻监管,只审批、不监管的问题。

(四)审批效率大幅提升。行政审批局运行以来,累计办理审批事项6000余件,审批效率提高50%以上;其中,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由59.5个工作日压减为25个工作日;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限,由65个工作日压减为30个工作日;即来即办事项已超过100项,最快的仅需5分钟即可办结,得到广大群众和市场主体的广泛欢迎和高度评价。

(五)群众办事更加便捷。审批局对所有的审批流程进行了再造,通过闭环式、流水线的工作方式,让申请者在一个窗口就可以递交所有的材料,避免多头、重复提交材料,从“申请人围着窗口转”变成了“申请材料窗口内部转”,实现了“让材料多跑腿,申请人少跑路”的便利化服务。

(六)审批档案管理更加规范。成立审批局后,投资项目、“三证一章”等关联事项审批由多个部门负责变为审批局一个科室负责,审批档案也由多部门分别存放变为审批局统一归档,在受理时即生成统一、唯一的代码。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同时保存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实现了审批档案的可查询、可追溯。

(七)产生了强大示范引导效应。行政审批局运行以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等多家主流新闻媒体前来实地调研,对产生的良好效果进行持续深度报道,人民日报也用较大篇幅进行了报道;省市编制部门、省委改革办等也进行现场了解,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宣传威县的做法及成效,使这一新生事物日益聚焦吸引各地的目光,近段时间以来,省内外先后有近20个县市区前来参观考察,一些正在借鉴威县经验着手组建。

(八)充分激发市场活力。通过采取“三证合一”、“全程”代办等工作措施,充分激发了市场创业激情,累计新增各类公司235家,同比增长85.7%

(九)推动了“思想观念革命”。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加快了改革进程。但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上对经济体制机制改革的认同感和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强,而对政治体制改革有时不理解、不积极;特别是面对长期形成的利益格局,思想上存在不想改、不愿改甚至抵触的问题,这是制约改革创新最大的“绊脚石”和“拦路虎”。行政审批局的成立,是对原有体制格局的巨大改变,更是对僵化意识和惯性思维的冲击,释放出强烈的改革信号,使社会迅速改变固有观念,为今后强力推进各项改革奠定了思想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