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机构编制管理

石家庄市大力推进机构编制审计工作

时间: 2016-05-18 作者:石家庄市编委办

2014年7月,中央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明确提出将机构设置、编制使用以及有关规定的执行情况纳入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2015年以来,石家庄市高度重视,认真谋划,加强研究,积极推进,实现了审计与监督检查的紧密衔接,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取得了明显成效。

截止目前,已经完成了5个县(市)区和2个市直部门领导班子任中或离任审计,共发现问题线索20余个,对有关县(市)区和市直部门下达了整改通知。

一、领导重视,健全机构

市编委领导对此高度重视,要求编制部门与审计部门要加强研究,密切配合,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把机构编制审计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2015年6月,我市率先在市审计局经济责任分局设立了机构编制审计处,并配备了专门的工作人员,赋予了明确的职责任务。

二、借力发力,形成合力

在以往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过程中,编制部门“单兵作战”,受多种因素制约,一些需要掌握的数据或资料无法满足,形不成查处违规问题“证据链”,往往因证据不足而不了了之。另外,个别领导干部对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存在侥幸心理,客观上造成机构编制管理不到位问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我市提出了“借力审计,形成合力”的工作思路,由审计部门牵头,编制部门配合,组成联合审计组,开展机构编制专项审计,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刚性”地位和作用,以及编制部门业务熟、政策清的特点,联合实施,共同“发力”,形成工作合力,让违规问题“无处躲”。

三、明确内容,严把重点

机构编制审计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一项全新内容。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好、做扎实,市编委办和市审计局按照“抓住重点,稳步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订了《石家庄市机构编制审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机构编制审计要求和主要内容。重点围绕四个方面:一是控编减编落实情况。各县(市)区编制是否超编,超编人员及编外人员消化情况等。二是违规设置机构情况。重点审计未经批准擅自设立的机构、擅自提高规格的机构,以及机构改革未落实到位的机构等情况。三是超职数配备干部情况。审计超过编制部门核定的领导干部职数配备的领导干部情况。四是违规进人情况。重点审计超编进人、编外用人、违规进人情况。

四、完善程序,确保实效

建立完善工作流程,按照制定方案、下达通知、收集材料,实施审计、出具报告,反馈意见、整改落实等相关步骤依次进行。注重工作方法,将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部门和单位的“三定”规定以及机构编制管理有关审批文件与组织和人社部门提供的干部及人员花名册、财政部门提供的人员工资表和财政预算表等相比对,“挖”出违规设置的机构、超配的领导干部、超编进入人员以及编外人员等情况;深入现场核查,多方面、多渠道听取意见,主要采取听、查、谈三种方式。听,主要是听取党政主要领导述职;查,主要是查看研究选拔任用干部、人事、机构管理等会议记录和发文通知,审查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与实名制信息系统在职人员数量是否一致、有无超编问题,查看办公场所和挂牌情况、查阅部门在职人员花名册;谈,即与被审计审核单位干部职工座谈,听取对机构编制管理的意见建议。通过一系列措施方法,切实把存在的问题找准、找实。

五、督促整改,强化监管

强化审计结果运用,及时向被审计部门(单位)反馈机构编制审计结果,并与县(市)区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交换审计意见,肯定机构编制管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重点指出存在的不足或发现的问题,共同研究并提出整改措施,及时抓好整改落实。对于审计反映出的一些共性问题,认真研究分析,举一反三,不断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后续监管水平,强化单位负责人的机构编制责任意识、法律意识,突出机构编制审计工作的严肃性、权威性,增强机构编制的约束力,努力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氛围。

(监督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