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前沿

探索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和网上名称管理工作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时间: 2016-12-06 作者:石家庄市编委办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政务服务”也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以“.政务”和“.公益”专用中文域名为基础的网上名称管理工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机构编制部门将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局面,必须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在这种形式下,网上名称管理工作的内涵发生了延伸,更多的与机构编制管理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目前,我们主要探索网上名称管理工作与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一、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及法人证书作用

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主要是以《民法通则》中的有关规定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为法律依据,办理事业单位的设立登记或者备案、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审查事业单位的年度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置;依法保护事业单位与登记事项有关的合法权益;监督事业单位按照登记事项开展活动,处理违反《条例》的事件等。我市自2000年开始进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2011年开始运行网上登记管理系统,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实施网上登记管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可以在线进行受理、审核、核准,通知事业单位复核、打印证书、制作公告等。目前我市市本级现存在事业单位法人488家。而事业单位法人设立后,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会依法颁发《事业单位法人证书》。2000年7月,中央编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使用问题的通知》(中编办发〔2000〕17号)规定,《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是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的合法凭证。《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载有事业单位法人的名称、住所、宗旨和业务范围、法定代表人、经费来源、开办资金、举办单位等登记事项。2015年,根据《国务院关于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33号)要求,在新版《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上标注18位码段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作为法人的“身份证号”,在全国范围内是唯一的。事业单位持有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在对外业务活动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网上名称管理工作

    网上名称管理工作是以“.政务”和“.公益”专用中文域名为基础发展起来的,2009年,互联网名称与地址分配机构ICANN)决定开放互联网的多语种域名,这就意味着我国在互联网上管理中文顶级域有了合法性,但台湾等其他地区和组织也提交了“.政府”等顶级域的申请,争夺中文顶级域名主导权将事关我国国家主权和信息安全。2011年国务院建立了18个部委参加的中文域名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将中文域名顶级域国际申请工作上升到国家层面,并提出中文域名发展“三步走”战略,即“拿下、应用、主导”。2013年底, “.政务”和“.公益”专用中文域名成功进入国际顶级域名体系。这几年中文域名逐渐发展成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网上名称使用和网上身份识别为核心,以域名注册、网站审核、网站挂标和年度报告为主要内容的四位一体综合性管理工作,而“.政务”和“.公益”域名是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在互联网上的专属名称和门牌号码,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网上身份证”, 网上名称管理工作的前提和核心。网上名称管理工作已从最初的阶段性工作逐渐转变为机构编制管理机构的一项日常性管理工作。

三、网上名称工作+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大有可为

    网上名称管理工作可以与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相结合,共同促进工作开展。一是网上名称管理工作可以和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工作结合起来。利用每年1月1日至3月31日的法人年度报告公示时机,两项业务,一次办结,单位在提交法人年度报告的时间同时进行域名注册和网站挂标审核,在提交法人年度报告纸质材料时办理域名缴费、续费业务。二是可以在《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上添加“文域名”项目。《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作为事业单位法人的现实身份证,正在对外业务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添加“中文域名”项目可以更广泛的宣传域名注册工作。反过来,各单位也可将法人年度报告在自己的网站上公示,群众可以通过域名链接到单位网站,进而查看该单位的法人年度报告, 这也可以进一步健全事业单位的政务信息公开。

(石家庄市编委办供稿)